2025年7月9日至15日,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渠畔逐光”实践团队赴河南省林州市,以“从历史丰碑到时代引擎:红旗渠精神演进与新兴技术产业跃迁的实践融合探索”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红旗渠精神发源地,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企业调研等形式,探寻红色精神赋能地方科技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感悟其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7月9日,团队首站来到红旗渠,通过实地走访和纪念馆参观,系统梳理了红旗渠精神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修渠保水”初心,到如今激励林州人民开拓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发展”新内涵的演进脉络。讲解员介绍:“当年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劲头建成红旗渠,如今这种精神仍在激励着林州人搞产业升级。”在采访修渠劳模郭秋英老人时,她的讲述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内涵,深刻理解了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永恒价值。

7月10日,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林州市委市政府举行。会上,林州市组织部部长刘树伟与实践队指导教师张悦围绕“校地协同育人”展开深入交流。刘树伟部长高度评价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并充分肯定了西工大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他表示期待与西工大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共同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育人实践。双方共建实践基地,为日后持续调研打下平台基础。

带着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刻体悟,7月11日至15日,团队走访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了解“产学研用协同”政策如何推动技术突破。在光远新材料、凤宝特钢、嘉隆新材料等企业,队员们看到林州市近年来新兴企业发展的强劲态势,感受到红旗渠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驱动新时代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此次实践中,“渠畔逐光”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不仅触摸了历史的温度,更解码了精神的密码。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其如何深深植根并驱动着地方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红旗渠精神深刻内涵,感受红色精神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立足实际,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文字:石宇轩 徐路杭
图片:张应心 王嘉以
审核: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