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师说”活动座谈会顺利举行,寇晓东老师以“打开公共管理的n种可能”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经验交融的盛宴。

师者历程:多元经历绘就精彩篇章
活动伊始,寇晓东老师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从大学时在西工大教改班的求学生涯,到留校后担任辅导员、教师,再到转入公共管理系,寇老师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而从工科到文科的专业转变,更让大家看到了知识跨界融合的魅力与可能性。
思维碰撞: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深度洞察
1.公共管理实例剖析:
寇老师指出大学与政府组织存在相似性。这一观点为同学们理解公共管理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他提及管理服务的进化,像政府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免申即享等举措,为学校管理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借鉴方向。接着,寇老师从公共管理放管服角度,对学校相关三项改革作出解读,让同学们认识到公共管理在推动学术成果落地中的重要作用。
2.AI浪潮下的人文社科应对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其对人文社科的冲击成为焦点话题。张博苒同学提出疑问后,寇老师客观分析了AI的利弊。AI虽强大且能替代诸多工作、提高效率,但在人文社科科研领域,新知识的产生仍需人类潜心钻研,不可完全被替代。这提醒同学们要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AI这一工具。
3.大学规划与自我成长
面对大一同学提出的大学迷茫焦虑问题,寇老师表示这是适应大学生活的正常表现。他鼓励同学们积极行动,多尝试不同事物,在参与活动中走出舒适圈,探寻自身优势。
4.就业引航:明晰方向踏上职业征途
在就业相关探讨中,寇老师及交流内容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岗位探索上,学院和老师会助力发掘适合法学、国贸、行管专业的岗位。就业地域方面,长三角、珠三角民营企业众多,就业机会丰富。对于实习,寇老师建议大家抓住机会前往实务部门,寻找实习契机。

这场“师说”活动座谈会,寇晓东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以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为纲,结合大学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为同学们打开了公共管理的多元视野,也为大家在大学的成长与未来职业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相信同学们定能汲取此次交流的养分,在各自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图文:邢月馨 韩青格 审核:谢丹 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