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学院国际办学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国际化发展,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于2025年6月23日至7月13日举办暑期国际学堂,邀请海外知名高校专家开设10门课程,全校近300名本科生及研究生选修了我院开设的课程。
李娜教授邀请香港大学教授Yun Zhao讲授《外层空间法/Space Law》课程。课程围绕《外空条约》体系构建、外空活动责任制度、空间资源开发、外空安全区制度构想、商业航天法律规制、以及未来外空治理机制演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结合国际案例与制度争议,引导学生思考人类面向宇宙的法治挑战与制度创新。在课程互动环节,Yun Zhao鼓励学生批判性分析“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与新兴太空商业化趋势之间的冲突,激发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李娜教授邀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助理教授Qinqing Xu讲授《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课程。课程涵盖科学方法论、法律思维与科技伦理等维度,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将任天堂对同人游戏的维权策略、迪士尼利用AI修复动画所引发的版权争议等热点案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治理的复杂性与前沿性。

周炯教授邀请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教授Wenbing Zhao讲授《区块链原理与应用/Blockchain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课程。课程内容聚焦区块链技术的核心领域,涵盖其产生背景、基本原理、维护机制及多场景应用。课程以比特币为典型案例,深入浅出解析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密码技术、共识机制等底层逻辑,理解区块链从起源到实践的完整脉络。通过专题学习,学生不仅能明晰技术运行的底层规律,更能学会运用“区块链思维”分析各行业场景,设计贴合实际需求的应用程序。

段婕教授邀请英国巴斯大学副教授Chenjian Zhang讲授《学术写作与发表/The Art of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lishing》课程。在教学中,Chenjian Zhang重点剖析了论文各部分的写作方法。他首先强调了摘要和引言的关键作用,并系统讲解了摘要写作的"4W"法则——研究背景(What has been done)、研究方法(What we do)、研究结论(What we find)和研究贡献(What we contribute)。通过对比不同写作风格的案例,使学生对学术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Chenjian Zhang还结合自身丰富的发表经验,分享了论文投稿、修改及回应审稿意见的实用技巧。

袁晓军副教授邀请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教授Haigang Zhou讲授《投资学/Investments》课程。课程涵盖资产类别与金融工具、风险资产组合、指数模型、回报、风险及证券市场等多方面,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类证券市场的机制和术语,以及证券价格的风险和基本估值原则,还介绍了各种证券市场、股票、债券等的功能、操作和运作,以及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等。

席建成副教授邀请澳大利亚王教授开设《农村转型经济学和公共政策/The Economic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ublic Policy》课程。课程主要涵盖农村转型的理论与分析框架,以及性别、可持续性、贸易、农业综合企业等与农村转型相关的关键议题。王教授介绍了农村转型的定义与重要性,详细探讨了不同阶段农村转型的特点,回顾了农村转型的基本理论。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各国农村转型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张婧文副教授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Zhigang Sun讲授《科学素养基础/The Fundamentals of Science Literacy》课程。课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科学传播的流程及挑战、辨析科学信息真伪的做法和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的理论、方法等。Zhigang Sun引用近期社会热点事件和相关学术论文,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从各个角度全面讲授科学素养、科学传播方面的知识,并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勇于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素质,以此加深学生对科学素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王涛副教授邀请英国邓迪大学教授Xuanli Liao讲授《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和气候治理Energy Security, Geopolitics, and Climate Governance》课程。课程聚焦于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及气候治理三大领域的交汇与动态联系,辅以精当案例,阐明其在全球能源政治框架下的复杂关联。在Xuanli Liao的国际视野与学术深度的引导下,学生深入把握能源政治机理与政策辐射效应,进而掌握分析工具并激发解决全球能源难题的创新思维。

刘婕副教授邀请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Yanan Zhang高级研究员讲授《社会科学研究计量与统计方法/Econometric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课程。课程系统介绍计量经济学与高级统计方法,融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内容涵盖线性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工具变量法、面板数据分析(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倾向得分匹配(PSM)以及双重差分法(DID)等关键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证研究中的核心技能,提升数据分析与研究设计能力。

李冬冬副教授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Bo Qin副教授讲授《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课程。课程系统解析股东与管理层冲突的治理机制,涵盖董事会独立性、高管薪酬设计、财务透明度等模块,并延伸探讨ESG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特斯拉、阿里巴巴等企业案例对比中美董事会结构差异,解析单一制与双层制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引入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ESG评级体系等本土实践,分析治理机制如何适配政策目标;设计模拟董事会会议、CEO薪酬方案设计等活动,强化学生对治理机制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次暑期国际学堂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国际课程资源,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及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提升了学院国际合作水平,推动了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将继续为我校学生搭建与世界各国高校及优秀学者的学习平台,为塑造拥有国际视野、核心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
(文/魏昱芸、各课程助教 图/各课程助教 审核/席建成、管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