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依托学校“教师发展支持计划”“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项目”,于7月11日至12日组织教师代表赴浙江杭州、嘉兴两地开展专题调研与红色教育实践。学院党委书记管兴华带队,通过校际交流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汲取先进经验、深化协同创新,为学院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7月11日下午,学院教师首站走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浙大公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姚晨、副院长谭荣等分享了人才引育、人才培养的实施经验,重点介绍通过优厚待遇引才、平台项目育才的创新机制。学院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交叉融合提升学科辨识度,针对专业招生差异采取多元化招生策略,并建立学生深造就业全周期导向机制。学院通过政策激励推动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转化,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互动格局。座谈中,双方还就青年教师发展支持、科研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共性问题深入探讨。管兴华书记表示,浙大公管学院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为学院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会后,两院互赠纪念品,象征合作友谊的文创作品传递着深化协作的美好愿景。

7月12日,学院教师赴嘉兴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全体党员教师面对党旗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参观珍贵史料,大家深刻领会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随后,大家前往湖心岛瞻仰南湖红船,驻足凝望这艘承载历史使命的画舫,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永恒价值。


学院教师实地考察了“千万工程”示范村——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深入了解该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方面的创新实践。联丰村通过深化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推进全域秀美等改革,打造出“灼华居”精品民宿、“村口咖啡”等特色项目,实现了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化新农村的美丽蝶变。

此次浙江之行,既汲取了兄弟院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又通过红色教育锤炼了党性修养,还实地感受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学院将认真总结调研成果,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为“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贡献力量。
(图/袁璐、曹光源 文/曹光源 审核/管兴华)